請百度搜索安徽天成和眾安全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關鍵詞找到我們!

公司動態

天成公司職評自查表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19/1/29     瀏覽次數:    

檢查內容

判定標準

檢查方式

檢查記錄

檢查結果

(符合/不符合)

類別

序號

事項

一、職業衛生服務機構資質條件符合情況

1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固定資產滿足要求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固定資產滿足“安監總安健〔201288號文(以下簡稱88號文)”規定的甲(乙)級資質要求

3.丙級機構符合“安監總廳安健〔2013112(以下簡稱112號文)”要求

1.查法人證書、營業執照

2.查固定資產評估證明

我機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固定資產408萬元,滿足“安監總安健〔201288號文(以下簡稱88號文)”規定的乙級資質要求。

符合

2

有固定的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所需的工作場所

乙級資質:

1.工作場所面積不少于400平方米

2.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使用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3.檔案室使用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

4.甲級機構符合88號文相關規定,丙級機構符合112號相關規定

1.查固定工作場所證明材料彩色掃描件(房產證,租賃協議等)

2.查工作場所布局示意圖(標注面積)

3.查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檔案室布局示意圖(標注面積)

 

我機構工作面積、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使用面積、檔案室使用面積均符合要求。

符合

3

人員條件:

1.職業衛生評價人員

2.職業衛生檢測人員

3.工程技術人員

4.公共衛生專業人員

1.第一類業務范圍的,乙級應當具有不少于20名經培訓合格的專職技術人員

2. 第二類業務范圍的,乙級應當具有不少于8名經培訓合格的放射防護檢測與評價專職技術人員

3.職業衛生工程技術人員不少于2名(其中通風相關專業人員不少于1名),且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

4.具有2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不少于2名,且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少于1名

5.具有滿足所申請業務范圍專業要求的工程技術人員,且每項專業不少于1名

6.甲級機構符合88號文相關規定,丙級機構符合112號相關規定

1.查取得職業衛生技術培訓合格(以下簡“培訓合格”)的評價人員數(其中繳納社會保險人數)

2.查取得培訓合格的檢測人員數(其中繳納社會保險人數)

3.查取得培訓合格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數

4.查評價與檢測技術負責人員,質量負責人是否存在外聘,或者不能堅持在崗情況

5.查取得培訓合格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數量與技術職稱

6.查取得培訓合格的職業衛生工程專業人員是否滿足資質范圍要求情況

我機構業務范圍為第一類,取得培訓合格的評價人員數以及檢測人員數均符合要求。取得培訓合格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數符合要求。評價檢測技術負責人員、質量負責人員不存在外聘,能夠按要求在崗。取得培訓合格的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數量與技術職稱符合要求。取得培訓合格的職業衛生工程專業人員滿足資質范圍要求情況。

符合

4

省級計量認證證書

1.省級計量認證證書在有效期內

2.取得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相關的檢測項目數滿足88號文件要求

3. 甲級機構符合88號文相關規定,丙級機構符合112號相關規定

1.查取得省級及以上計量認證證書編號和本期起止時間

2.查取得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分析相關的粉塵、化學和物理因素等檢測項目數

我機構計量認證證書在有效期內,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分析相關的粉塵、化學和物理因素等檢測項目數滿足88號文件要求。

符合

5

職業衛生檢測儀器設備種類和數量是否滿足資質認可條件

1.第一類業務范圍的,乙級資質實驗室檢驗及現場檢測設備符合88號文附件3附錄1目錄要求

2.第二類業務范圍的,乙級放射衛生防護檢測儀器設備符合88號文附件3附錄3目錄要求

3. 甲級機構符合88號文相關規定,丙級機構符合112號相關規定

1.查目前本機構儀器設備數量、規格、性能

2.查屬于計量檢定儀器設備計量檢定或校準情況

3.查計量儀器設備計量檢定或校準狀態標識執行情況

4.查按照資質規定目前尚缺少的儀器、設備

我機構業務范圍為第一類,目前儀器設備的數量、規格、性能能滿足要求。計量檢定儀器設備計量檢定或校準、計量儀器設備計量檢定或校準狀態標識按要求執行。目前不缺少資質規定儀器、設備。

符合

6

是否存在超出資質證書業務范圍從事職業衛生檢測、評價的行為

不得超出資質證書業務范圍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

對照資質證書查項目檔案

對照資質證書自查項目檔案,我機構不存在超出資質證書業務范圍從事職業衛生檢測、評價的行為。

符合

二、資質條件管理與維護情況

7

是否存在違規委托檢測的行為

不得存在違規委托檢測行為

1.查委托檢測單位資質條件、委托協議書

2.對照計量認證限制或保存期限限制,查檢測項目資料

3.對照委托協議,查委托檢測樣品數量求

我機構不存在違規委托檢測的行為。

符合

8

是否存在違規使用未經培訓合格人員從事技術服務的行為

未取得相應資質證書不得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或者冒用資質證書、使用偽造的資質證書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

1.查本機構目前存在未經培訓合格人員數

2.查本機構質量體系文件是否規定了未經培訓合格人員使用條件和相關規定

3.查2018年度檢測、評價報告的相關記錄中是否出現未培訓合格人員違規簽名

我機構取得了相應資質證書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不存在冒用資質證書、使用偽造的資質證書等情況,不存在違規使用未經培訓合格人員從事技術服務的行為。

符合

9

是否按規范要求進行了技術服務檔案管理

技術服務檔案包括:

1.技術服務委托文件(合同、協議或委托書),合同評審記錄,評價、檢測的方案、計劃及審核記錄

2.相關原始記錄(現場調查記錄、采樣記錄、實驗室分析記錄及原始譜圖等),技術服務過程影像資料,技術服務所需的技術資料(設計文件、類比檢測資料等);技術報告及審核記錄

3.其他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相關的記錄、資料

1.查機構檔案管理員姓名、從事本項工作的時間

2.查機構檢測與評價報告檔案管理制度能否良好執行

3.查機構檢測與評價報告資料能否按期收集、驗收、歸檔,能否按規定建立目錄并整理、編碼、裝訂、入盒(袋)管理

我機構按規范要求對檔案進行了管理技術服務委托文件、合同評審記錄、評價及檢測方案、計劃及審核記錄、相關原始記錄、技術服務過程影像資料、技術服務所需的技術資料及其他與職業衛生技術服務相關的記錄、資料均齊全,并按要求進行存檔、保管。

符合

10

是否制定并實施了人員培訓、期間核查、內審和管理評審等年度計劃

制定并實施了人員培訓、期間核查、內審和管理評審等年度計劃

1.查2018年度機構內部開展技術培訓次數,完成簽到的人次數

2.查2018年度開展期間核查的主要檢測儀器設備及時間

3.查2018年度開展內部審查時間,進行檢查的要素數量及發現不符合要素數量

4.查2018年度開展管理評審的時間及解決的主要技術與質量問題

我機構2018制定了人員培訓、期間核查、內審和管理評審等年度計劃,并按照計劃進行了實施、落實。

符合

三、職業衛生 技術服務能力情況

11

檢測與評價報告作業指導書編制與作用情況

1.編制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現狀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編制作業指導書并應用于具體評價工作中

2.編制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報告編制作業指導書并應用于具體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工作中

3.能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性文件等不斷修訂、更新和出臺及修改、完善上述作業指導書

1.查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編制作業指導書、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設計專篇編制作業指導書、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編制報告作業指導書、位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報告編制作業指導書編制及應用情況 

2.查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報告編制作業指導書及應用情況

3.查能否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和規范性文件等不斷修訂、更新和出臺及修改、完善上述作業指導書

我機構編制了制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現狀評價、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報告編制作業指導書并應用于具體評價工作中,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相關作業指導書。

符合

12

建設項目或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與分析是否準確

對建設項目(用人單位)生產工藝過程、生產環境、勞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來源、分布及其影響人員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識別

職業病危害因素應包含:

1.列入《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的

2.國家(或國外)已頒布職業接觸限值的

3.國家已頒布相關職業衛生檢測標準方法的

4.其他可能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

1.查項目報告

2.查項目檔案資料

我機構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對各建設項目從生產工藝過程、生產環境、勞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來源、分布及其影響,進行了全面、客觀、準確的識別。

符合

13

職業病防護設施評價是否客觀、準確、具有針對性

職業病防護設施評價客觀、準確;并具有針對性

1.查控制效果評價報告和現狀評價報告中是否能全面、詳實描述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設置地點和運行情況

2.查包括粉塵在內的化學因素超過接觸限值的作業崗位是否對通風排毒等防護設施進行風速、風壓等防護效果的檢測、分析

3.查是否對控制室、休息室、觀察室等場所的防噪聲、防高溫的效果進行檢測、分析

我機構控制效果評價報告和現狀評價報告中全面、詳實描述了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設置地點和運行情況。對各類防護設施防護效果進行了檢測、分析,評價客觀、準確、具有針對性。

符合

14

評價結論與建議是否客觀、科學、可行

1.評價結論客觀、科學

2.提出的建議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1.查評價結論是否能結合現場職業病危害實際情況,評價結論是否被評審專家否或調整過

2.查建議的塵毒防護設施是否具體、規范、可操作

3.查建議配備的個人職業病危害防護用品,是否提出具體種類、規格、型號和發放及周期,以及應當達到防護效果

3.查提出職業健康監護建議是否具體到勞動者的崗位、人數、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職業健康檢查種類,以及檢查周期等內容

我機構各項目評價結論均結合現場職業病危害實際情況,并經過評審專家認同,評價結論客觀、科學,建議的塵毒防護設施、個體防護用品配備、職業健康監護等均具體、規范,具有針對性、可行性。

符合

四、職業衛生技術 技術服務規范情況

15

是否按規范要求開展了職業衛生現場調查和工作日寫實

工作日寫實:

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按照工種(崗位)對從事職業病危害作業人員整個工作日內的各種活動及其時間消耗連續觀察、如實記錄,并進行整理和分析

現場調查應滿足:

1.現場調查內容和過程依據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實施;使用受控的記錄表格實時記錄,記錄信息應全面、完整、填寫規范,并經被服務單位陪同人員簽字確認

2.現場調查人員應包括相關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并在被服務單位顯著標志物位置前拍照(攝影)留證并歸檔保存

1.查技術規范要求是否比較全面收集了職業病危害評價資料,技術報告中有關內容能否在這些資料追溯,并保持一致

2.查現場職業衛生調查是否為現場實時記錄,并得到現場陪同人員簽名認可

3.查工作日寫實是否為對現場接觸職業病危害勞動者進行調查、詢問和觀察后獲取,進行現場記錄,并獲得勞動者簽名認可

我機構項目開展期間,全面收集了評價資料,技術報告中有關內容能在這些資料追溯,并保持一致。現場職業衛生調查均為現場實時記錄,得到現場陪同人員簽名認可。工作日寫實均為對現場接觸危害勞動者進行調查、詢問和觀察后獲取現場記錄,獲勞動者簽名認可。工作日寫實與現場調查記錄均存檔保存。

符合

16

開展職業衛生檢測、評價技術服務工作是否簽訂合同并且進行合同評審

在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時,應與被服務單位簽定技術服務合同(或協議),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前,技術服務機構應組織開展合同評審

合同評審主要內容包括:

1.被服務單位的要求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律及標準要求

2.本機構是否具有承擔此項技術服務的能力,其資質條件、人員專業能力、儀器設備及環境條件、檢測方法及標準物質、技術服務期限等是否滿足檢測、評價要求

3.技術服務報價是否符合有關收費規定或標準

1.查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協議(合同)

2.查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協議(合同)合同評審記錄,開展合同評審的部門和人員

3.查2018年度簽訂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合同執行率

4.查機構在2018年度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中是否存在主動低價格競爭情況

我機構各項目均簽訂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合同,進行了合同評審(合同評審記錄歸檔保存),按照合同規定進行了執行,不存在低價格競爭情況。

符合

17

是否按規范要求選取采樣點、采樣對象、采樣時段,并按規范要求的頻次進行采樣

1.按照檢測與采樣規范,擬訂現場采樣和檢測計劃。現場采樣和檢測計劃應包括檢測類別、檢測范圍、檢測項目、采樣方式、檢測方法、檢測時間、檢測地點、采樣對象、采樣數量、儀器設備等內容

2.按照擬定的采樣和檢測計劃,進行采樣和檢測工作,并如實記錄,采樣記錄應包含現場生產設備、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情況、勞動者佩戴防護用品情況等

3.檢測與采樣人員應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并根據不同時段,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不同分別布點進行檢測和采樣

1.查開展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工作中是否均按照GBZ 159的規定選擇檢測采樣點、檢測采樣對象

2.查現場檢測采樣過程能否嚴格按照檢測方案及布點圖要求進行

3.查現場檢測、采樣過程是否做到在采樣現場進行實時記錄

4.查現場采樣記錄能否如實記錄現場生產設備、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情況、勞動者佩戴防護用品情況,繪制現場檢測與采樣的簡單布點圖

5.查能否根據不同時段,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不同分別布點進行檢測和采樣

6.查檢測與采樣人員在現場工作時能否正確穿戴防護用品

我機構在開展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工作中嚴格按照GBZ 159的規定選擇了檢測采樣點、檢測采樣對象、采樣時段等,制定了詳細、規范的采樣方案,并嚴格按照采樣方案進行了實施,在采樣現場對檢測與采樣過程、現場生產設備、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情況、勞動者佩戴防護用品情況等進行了實時記錄,檢測與采樣人員在現場工作時能正確穿戴防護用品。

符合

18

檢測樣品的運輸、接收、流轉、保存是否符合規范,是否為采集樣品建立了唯一性標識

機構要為檢測樣品建立唯一識別系統和狀態標識,樣品運輸、接收和流轉、保存應符合規定

1.樣品運輸過程中應保證樣品性質穩定,避免污染、損失和丟失

2.樣品接收、流轉各環節均應受控;樣品交接記錄、樣品標簽及包裝應完整。樣品有異常或處于損壞狀態,應如實記錄,采取相關處理措施,必要時重新采樣

3.對于不穩定的樣品,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妥善保存,樣品應在有效保存期限內完成測定

 

1. 查現場采集的職業病危害樣品是否建立唯一標識

2.查樣品收集、轉運是否配有專用器具,防止樣品損壞、污染和混亂

3.查樣品交接單內容是否包括樣品編號、名稱、狀態、完好情況,以及交接地點、交接時間(時分)和交接人簽名等信息

4.查對在外地采樣,當天需要完成檢測分析要求的樣品(如氮氧化物)是如何進行運輸的

我機構現場采集的職業病危害樣品建立了唯一標識。檢測樣品的運輸、接收、流轉、保存等均按要求受控,樣品交接記錄、樣品標簽及包裝均完整。

 

符合

19

是否按規范要求進行了樣品測定(包括標準物質使用、樣品前處理)

1.檢測方法選用準確

2.實驗環境、儀器設備及環境條件滿足檢測要求

3.標準物質、標準溶液及化學試劑、試驗用水等應滿足檢測方法要求,使用、配制、標識和記錄應符合標準和規范要求

4.檢測過程中的各種記錄信息應全面、清晰、完整,按照要求書寫、審核、簽字

 

1.查職業衛生實驗室標準物質的來源,標準物質儲備液的配制過程記錄、儲備液的標簽是否符合規范

2.查實驗用水、用氣是符合規范要求,玻璃器皿清洗和存放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3.查樣品的前處理是否符合相應檢測技術標準要求,處理過程記錄是否完整、規范

4.查實驗室分析前后的樣品能否按照規范要求進行保存

我機構各檢測項目檢測方法準確,實驗環境、儀器設備及環境條件均滿足檢測要求,標準物質、標準溶液及化學試劑、試驗用水等滿足檢測方法要求,使用、配制、標識和記錄應符合標準和規范要求,檢測過程中的各種記錄信息全面、清晰、完整,按照要求書寫、審核、簽字。

符合

20

檢測結果處理是否符合要求,并記錄轉換過程

應按要求對檢測數據進行處理,數據轉換過程應有記錄,不得隨意剔除有關數據,人為干預檢測結果。當出現可疑數據需舍棄時,應分析原因并說明理由

1.查檢測結果計量單位符合職業病危害接觸限值和工作場所相應測定標準的要求情況

2.查檢測過程記錄與檢測結果換算過程是否規范記錄,并有專人校對、審核,其樣品編號一一對應情況

3.查累計接觸時間計算與現場調查工作時間一致情況

4.查發現采集樣品損壞或其他異常,或發現檢測結果與現場情況明顯異常,處理和記錄情況

我機構嚴格按照要求對檢測數據進行處理,數據轉換過程均有記錄。無隨意剔除有關數據、人為干預檢測結果等情況。

符合

21

技術服務全過程原始記錄是否規范、完整

現場調查記錄、采樣記錄、實驗室分析記錄及原始譜圖、技術服務過程影像資料等技術服務全過程原始記錄應規范、完整

1.查開展現場職業衛生調查、檢測采樣過程是否拍攝工作照片作為原始記錄

2.查技術服務全過程原始記錄是否及時規范、完整整理收集歸檔

我機構所有項目現場調查記錄、采樣記錄、實驗室分析記錄及原始譜圖、技術服務過程影像資料等技術服務全過程原始記錄規范、完整。

符合

22

是否存在人為干預或影響檢測結果、評價結果的行為

1.不應存在

2.如實填寫

1.查是否存在價格過低原因,減少現場調查時間、次數,或相應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布點,或減少檢測采樣頻次

2.查是否存在工作任務過重,人員緊張等原因減少現場調查時間、次數,或相應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布點,或減少檢測采樣頻次

3.查是否存在甲方要求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布點,或減少檢測采樣頻次,或缺少某些職業病危害嚴重崗位的檢測采樣

4.查現場檢測采樣工作結束后,發現存在某些崗位或職業病危害因素少檢、漏檢的,如何處理,有無原始記錄與說明

我機構不存在因價格過低、工作任務過重、甲方要求等原因,私自減少現場調查時間、次數,或相應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布點,或減少檢測采樣頻次。

 

符合

23

是否存在應到而不到現場開展技術服務的行為,人為故意縮小檢測及評價范圍的行為

1.不得存在應到而不到現場開展技術服務的行為

2.不得存在人為故意縮小檢測及評價范圍的行為

1.查是否存在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報告不能提供現場調查記錄、工作日寫實記錄或現場檢測與采樣記錄的

2.查是否存在外地區的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報告不能提供現場調查與采樣人員差旅報銷票據或記錄的

3.查是否存在被服務單位反映現場調查與采樣人員未到現場的

4.查是否存在評價范圍與建設項目批復(備案)文件不一致,明顯少于建設項目實際情況的

5.查在現狀評價過程縮小某些生產過程,或輔助設施如化驗室、檢維修等職業病危害的評價

我機構所有項目均按要求到現場開展技術服務,并進行相關記錄,不存在人為故意縮小檢測及評價范圍的行為。

符合

五、業績上報與信息網上公開情況

24

是否按時、如實上報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業績

按時、如實上報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業績

查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業績上報情況和項目檔案資料

我機構按時、如實上報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業績

符合

25

網上公開相關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故意在網上公開虛假信息

技術服務機構應建立評價報告信息網上公開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技術秘密及個人隱私的信息和法律、法規規定可不予公開的除外)。網上公開信息應包括以下內容:

1.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地理位置及聯系人

2.項目名稱及簡介

3.現場調查、采樣、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名單、時間,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4.建設項目(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5.評價結論與建議

6.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1.查機構職業衛生評價報告信息公開的網址

2.查機構職業衛生評價報告信息網上公開制度

3.查目前公開的信息內容中尚存在的主要缺項

4.查2018年度完成報告數與公開信息報告數

我機構建立了評價報告信息網上公開制度與平臺,按要求進行了職業衛生評價報告信息公開,其內容與數量等均符合要求,不存在在網上公開虛假信息行為。

 

符合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向上]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色欲婬乱免费视频网站,欧美性极品